A. HERITAGE 襲園美術館
  • 首頁
  • 預約參觀
  • 展覽資訊
    • [ 迷戀著,那透明的厚度 ] ____楊仁明襲園個展
    • 歷年駐村資訊
  • 線上美術館
  • 青埔本館
    • 空間美學
    • 參觀資訊
  • 京都分館
    • 空間美學
    • 參觀資訊
  • 申請專區
    • 志工招募
    • 空間租借
    • 駐村申請
    • 展覽申請
  • 關於我們
    • 創辦理念
  • 襲園生活
圖片
報名開幕茶會


​「一方之地」,取自建築與篆刻的共通點,在各自雕塑體(載體)上形成天地。於此,個體能有展現其內在情感與內涵的空間,而時間與意念亦在其中慢慢刻畫造就不同韻味。

系列展中三個階段,分別展出書畫藝術的不同樣貌 。黃智奎運用創新筆法與形式,讓篆刻藝術能與生活更接近;蔡介騰教授在書法、水墨、篆刻的專研,使三者交融而形成個人獨特創作特色,並從傳統中延伸書藝創作廣度;駐村藝術家楊世甫水墨畫與王彥鈞的陶印,可表現篆刻鈐印於書畫中的應用。

​展覽跨足老、中、青三世代的藝術家,冀望透過不同世代的對話,在襲園美術館這個具承襲意念的基地,讓藝術之芽向外開枝散葉。



​「一方之地」とは、建築と篆刻の共通点を取り、それぞれの作品の上で天地を形成したものです。これについて、個物なりの感情と中身を表させるスペースがあり、その間に時間と思いが徐々に異なる味わいを刻まれています。
 
今回のシリーズ展覧の中に三つの段階があり、書画と芸術の異なる模様を展示します。黃 智奎(フアン ジクェイ)は革新の筆遣いと形式を活用し、篆刻芸術を我々の生活にさらに近づけました;蔡 介騰(サイ ジェテン)教授は書道、水墨、篆刻の研鑽に基づき、それを融合させ、個人の独特な創作特色を形作り、伝統の中から書道芸術創作の広さを延ばしました;アーティスト・イン・レジデンスである楊 世甫(ヤン シフ)の水墨画と王 彥鈞(ワン ヤンジュン)の陶製印鑑は、篆刻捺印が書画に対する応用力を表現することを可能しました。
 
今回の展覧は老年、壮年、青年三世代の芸術家を跨ぎ、異なる世代の対話を通じて、芸術を受け継いでいけるようにという思いで襲園(シーエン)美術館というスペースを築き、そこで芸術の芽が至る所でたくさん咲けるように我々は希望を持ち続けています。



​開幕茶會|2019.09.21 (六) 14:00-17:00
展覽時間|2019.09.21​─12.28
​                   |09.21-10.12      黃智奎個展
                   |10.19 -11.23      蔡介騰個展
                   |11.30 -12.28     楊世甫、王彥鈞雙個展

展覽地點|襲園美術館 桃園市中壢區青埔九街57號

協辦單位:僕人空間設計有限公司、襲園生活應用頻道有限公司


圖片

王彥鈞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書畫藝術學系  在學
齋號:壹坪室


我認為藝術是來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的,想通過追求藝術的過程更認識自己,也與他人分享其中的喜悅。

 
經歷:
2017年蕙風堂藝廊《石緣印壁》藝群人書法篆刻聯展策展人兼參展人
2018年《浮洲印事》書法篆刻聯展
2019年《浮洲印事》書法篆刻聯展
2019年國立國父紀念館《異質書寫》臺藝大108級日間部書畫系畢業展
 
2017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書師生美展篆刻類第三名
2017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書篆觀摩展展篆刻類第三名
2018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書師生美展篆刻類第三名
2018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校慶美展篆刻類佳作
2018年十方藝術獎篆刻組佳作
2018年  大專院校篆刻比賽佳作
2019年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書師生美展篆刻類佳作


圖片

黃智奎
國立台中教育大學美術系 畢
於台灣藝術大學修習篆刻
宅篆刻工作室 主人

​2012創立宅篆刻工作室,以興趣為出發點,像是不連續的寫日記,將生活中有趣的事情或情緒以篆刻的方式記錄。
 
此次展覽是2017年開啟的宅篆刻故事館,在生活穩定後回到創作的初衷,以文字、篆刻、情緒溶入篆刻創作,已相當浪漫的方式創作-只要沒有靈感或深刻的情緒就不做。
 
期待能用很真誠的故事與作品來與觀者們對談。


經歷:
台中藝術節元宵燈會創作藝術家
2014、2016、2018 桃園藝術家邀請展 篆刻類 
多次於台中覓靜拾光 台南圖騰美術社 開設篆刻體驗班

圖片

楊世甫
襲園美術館駐村藝術家

二者之間,不時依附在人的思想裡、在作為的環境中。

作畫,紙與墨,在白黑中衍生出不同層次的灰;然,二者引出的結果,端看個人而定。從顏色到黒白、寫實到寫意、豐富到簡單、滿滿到留白,在在求內外和諧⋯

人,在二筆之間;畫,實與虛、動與靜、取與捨、清與濁⋯在二者之間,自然否?
《心經》:色空不異亦即是!

 
經歷:
2000-2001    舉辦「心靈畫展」個展。台北市社教館、高雄市政府、台北市國父紀念館合辦個展,並配合行政院衛生署,全省各縣市署立醫院巡迴展。
2002-2005  「清涼畫展」巡迴全省各縣市文化局個展。
2009-2010  「楊世甫 禪畫展」巡迴全省文化局個展。
2011               「寬,彧 禪畫展」。屏東縣文化局、新竹縣文化局、嘉義市文化局、高雄義大醫院、高雄醫學院醫院巡迴展。
2012               「寬,彧禪畫展」。彰化縣文化局、頂新德和文教基金會、台中市政府大樓、秀傳醫院人文藝術館巡迴展。
2013            「寬,彧禪畫展」。宜蘭縣文化局、雲林縣文化局、鹿港藝文館、台北國父紀念館德明藝廊個展巡迴展。
2018             「侘那・寂是」備前燒器物暨駐村藝術家楊世甫水墨聯展。襲園美術館,桃園。

圖片

蔡介騰
​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書畫藝術學系 專任教授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藝術學博士(2014)


意境是我藝術創作表現的核心,意境往往是心靈的投射,將心之所想傳達於幅面中。所以一直以來藝術成了我觀照人生的窗口,而創作則可說是另一形式的探究。
    所以以繪畫、書法、篆刻等形式藉以傳達意境,在水墨畫中融洽古典與現代的藝術思維,由傳統筆法再到意象情境表現,著重在情意的造境,以呈現意境美學。在筆墨中注入文人情感,以及人文的關懷,從寫景、寫情,進而寫心。書法以反映著個人精神底蘊,創作內容將文意與書意做融合書寫,承續傳統而汲古出新,透過書寫線質以傳達文句美感情境,融通媒材表現己見創新,將繪畫造形元素結合其中,馳騁揮運的點線變化,以映現藝術的內涵。篆刻著重將書法的線質張力在方寸間佈局,透過刀筆的挪讓避就,蘊化生成造形的經營構成,呈現個人的風格。
在創作上往往不囿於傳統的書寫,融洽書畫於當代的藝術創作,在兼顧氣韻與形質的表現下,將藝術創作以多樣的視角呈現,呼應現代的多元形態,藉以蓄積時代性的能量,傳達藝術的新契機。


經歷:​
2004年「中山文藝創作獎」
1995年「全國美展」第三名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美術學系 兼任教授
2018  大墩美展評審委員
2018  花蓮美展評審委員
2018  苗栗美展評審委員
2017  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全國賽評審委員
2017  宜蘭美展評審
2016、2015、2012、2008  擔任雞籠(基隆)美展評審
 
2017 「筆墨行吟」-2017蔡介騰作品展,桃園市文化局,桃園
2017 「筆陣忘禪」-蔡介騰書寫創作展,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臺北
2001  高雄市立社教館邀請個展,高雄
2001  台北國立國父紀念館創作個展,臺北

​從事書法、水墨、篆刻的創作、研究與教學,個展十次,參與聯展數十次
。

​​
桃園市中壢區青埔九街57號
T:03 - 453 - 4833
F:03 - 453 - 3843
M:
aheritage.tw@gmail.com
圖片
© COPYRIGHT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 首頁
  • 預約參觀
  • 展覽資訊
    • [ 迷戀著,那透明的厚度 ] ____楊仁明襲園個展
    • 歷年駐村資訊
  • 線上美術館
  • 青埔本館
    • 空間美學
    • 參觀資訊
  • 京都分館
    • 空間美學
    • 參觀資訊
  • 申請專區
    • 志工招募
    • 空間租借
    • 駐村申請
    • 展覽申請
  • 關於我們
    • 創辦理念
  • 襲園生活